杨虎城将军故居位于渭南市蒲城县孙镇甘北村。前不久,我驱车数十公里慕名前去参观。
进入村子便是文化广场,北边有一组“关中刀客”雕塑。东边有一个标志牌,上部是杨将军戎装头像,中部是毛泽东主席给杨将军的题词“以身殉志,不亦伟乎!”下部是“民族英雄,千古功臣”八个醒目大字。
杨母花园大门为独盖两面流水门房一座,共8间,中间是双扇木质红漆大门,门框下垫一对外代狮子头的门墩石,门扇上的蘑菇塔上镶嵌有牙花铁环。门前挂一副对联:缅怀功臣倾情倾力护旧址,服务桑梓全心全意绘新图。
花园建于1934年春,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,正中建有古式四合院,把花园分成南北两半。北半边有两条人行道,中间种植着一些常见花草,花草南有棵红梅树;南半边的四合院北面是下地1米、砖土结构、一明两暗的3孔青砖窑洞。窑洞前廊柱上有副对联:窑幽院雅腾龙凤,德厚识博出孝贤。窑洞门楣上有“聊以拟伏腊”五个隶体石匾,是杨将军生前好友、蒲城籍人士李元鼎1935年6月所题。“伏”字少一点,以示“大人”之意。它出自南北朝庾信的《小园赋》,意为“姑且用来度过酷暑寒冬”。东窑洞是杨母卧室,内置一张楠木床,床前放着楠木大方桌和几张楠木圈椅。西厢房是客房,东厢房是厨房。南边五间厅,中为会客厅,东为杨将军居室,西为随从居室。
四合院南有一座杨虎城和母亲合影雕像——“母子情”。母亲坐在椅子上,手拿卷轴,一身戎装的杨将军站在母亲身后,双手搭在母亲肩上。杨虎城母子情深在蒲城传为佳话。
出杨母花园东门,便是文化广场南段。除了花木外,有一座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题写的“杨虎城革命亭”。亭内有一座石碑,正面有杨将军长孙杨瀚撰写的《杨虎城参加革命记》,记载了杨将军早期参加革命经历。背面刻着杨将军的《丙寅抒怀》:“西北山高水又长,男儿岂能老故乡。黄河后浪推前浪,跳上浪头干一场。”都是著名书法家虞中南先生楷书。亭子是西安事变研究会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在甘南村杨虎城幼年组织中秋会大郎庙旧址上修建。此亭为复原重建。亭子东边有一组杨虎城组织中秋会场景再现的群雕。
杨虎城故居坐北朝南,是典型关中两进式院落。走进门房,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木制屏风。正面为一圆形漆画,为牡丹、梅花图案,花枝上有只惟妙惟肖的单鹤。画旁配有一诗:“为怜淡雅少知音,三百梅花自结林,不是夜来鹤寻无,谁人肯来后同心。”四边配有二十四孝图中的十二幅。背面为杨氏家训“忠孝节义”,四周五福临门环绕,四边也配有二十四孝图中的十二幅。东边陈列有杨父用过的刨子、锯子等木工工具,还有一辆杨将军千里运回父亲遗体的单轮车。西边陈列有织布机、纺线车等纺织工具。一进院子,东西各有厢房两间,分别为长工卧室和男女客房。二进院子,东西厢房分别为杨母和夫人罗佩兰、张蕙兰、谢葆真卧室。上房正中悬挂于右任为杨母六十大寿所题写“德寿双高”寿匾,左右还有“勤俭可风”“德被云仍”两个寿匾。下面立柱上有对联:做事唯思利及人,修身岂为名传世。两边墙上悬挂着名人为杨母祝寿所送八幅祝寿文。
培民小学在文化广场北,坐北朝南,是1930年杨虎城将军为家乡捐资修建的一所完全小学。走进大门,看到的是一尊杨将军戴眼镜戎装汉白玉全身塑像,塑像后有碑文。塑像北为教室,教室内有三组蜡像,再现了民国学生上课的情景。校园内保留原有门楼、东西两侧宿办房、前院东西两侧办公区建筑、会议室和教室,现已改造为培民小学旧址博物馆。
离开杨虎城将军故居时,回望文化广场标志牌上“民族英雄,千古功臣”八个醒目大字,一种深切的敬仰之情不由在内心深处氤氲升腾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