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榆林的春天里,雨,似乎是大自然最灵动的笔触。这座被称为驼城的古城,在春雨的润泽下,更显古朴与生机。那“一犁春雨”,恰似天宫用巨大无比的犁铧,在黄土地上轻轻划开一道口子,时时播撒着希望的种子。
春雨,洗去了驼城飞扬的尘埃,带来了盎然的绿意。雨珠儿滴落在青砖黛瓦上,滴答作响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。毛乌素沙漠中的杨树,在春雨的滋润下,吐露着新绿,枝条随风摇曳,婀娜多姿。城郊的田野间,农人们牵着牛、扛着犁,纷纷走向田间地头。一犁春雨润大地,土壤变得松软肥沃,农人们挥汗如雨,满怀憧憬地耕作着这片希望的土壤。
我喜欢驼城的春雨,骤然飘落,润物有声,下到动情处便雷声阵阵,噼里啪啦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就像这里的春雨一样,驼城人性格豪气、爽朗,打起交道也是直来直去。每一次下雨,我总喜欢站在高处,眺望那分布在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群。这里珍藏着陕北的民俗文化,诉说着浓郁的乡土情怀。雨中的一排排窑洞,安详地徜徉在烟雨中,如同人生难得的慵懒与自由。躲雨之际,可以品味地道的农家饭,感受陕北人民的热情与淳朴,也可以在亭台水榭中品茗赏雨,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。
记得刚来驼城时,到处都是沟壑土梁、飞沙走石,遇到暴雨时节,积水淤泥四处堆积或漫延。近年来,国家重视环境保护,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相继实施,驼城人民开始大力绿化自己的家园。驼城的春雨,也渐渐从一个“掠夺者”转变成“奉献者”,将那漫天黄沙紧紧固牢在植被土壤间。暮春时节,漫步在驼城的老街深巷,春雨如丝如缕,轻轻拂过青石板路,发出细碎而悦耳的声响。老城那些古朴的楼阁,在雨水的洗礼下,更显岁月的沧桑与厚重。郊外一座座化工建筑,仿佛雨中蜃景,托起了一个个关于能源的梦想。雨滴落在黄土高原上,落在毛乌素沙漠中,在沙土间渗透、跳跃,最终汇聚成涓涓细流,滋养着沙漠里的万千生命,点缀着这片干旱而金黄的世界。
近几年,驼城加大了生态修复和治理力度,植被覆盖度持续增长,“绿色家底”愈发殷实。当古韵驼城遇见“一犁春雨”,仿佛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。看那庭院深深、长廊磬罄,一榫一卯尽显历史厚重。镇北台上,桃红柳绿,轻轻柔柔的细雨,羽化了湖边的柳树,诗化了碧瓦的深墙;红石峡边,东西对峙的悬崖中间水流湍急,雨声隐没,桥壁题刻的“还我河山”,在雨滴敲打中溅起无数历史的浪花。连绵不绝的雨丝编织成一个巨大的网,网住了古驼城的美丽,网住了才子佳人的情怀,网住了异乡人归心似箭的心绪。春雨有情,清风伴着雨丝,诉说着驼城人勤劳朴实的民风。
春雨是农民的期盼,是五谷丰登的象征。曾经的驼城十年九旱,家家户户缺衣少食,靠天吃饭。陕北民歌《祈雨调》中“龙王救万民呦,清风细雨哟救万民”就是曾经人们聚众祈雨的真实写照,悲戚慷慨,让人听之动容。如今,这里宝藏遍地、车水马龙,智能化工厂发展得如火如荼。能源富集的驼城既有繁华街市的朝气,也有江南水乡的静谧,这座迈入新时代的古城,正以前所未有之势抒写着现代都市的华章。
一犁春雨,是一首流动的诗,是一幅生动的画。来驼城赏雨,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,也可以品鉴到文化的韵味与生活的美好。雨中古城,让人心生向往,让人流连忘返。